楚映略带心虚地说:“这箱子是衣裳首饰,那只箱子里面是我要看的书,还有笔墨纸砚,你的砚台还行,墨锭却不怎么样,另外箱子盛得是胭脂香粉……”

    “你说把箱笼放哪里?”杨妧打断她的话,“住两天,即便每天换两身,六件衣裳足够了。你挑出六身放到衣柜里,胭脂香粉也用不了这许多,廖十四不是送了一瓶,我还没用过,给你用好了,然后要看的书留下六本。”

    楚映磨磨蹭蹭,百般不舍地挑出要用的东西,那三只大箱笼让李先带了回去。

    问秋把外面晾好的被子收进来,清娘道:“让表姑娘睡我那里,我打个地铺就行。”

    杨妧道:“这么冷的天,地上哪能睡?阿映跟我睡一张床,藕红去春笑那里挤一挤……这被子是新的,没人用过。阿映睡里边还是外边?”

    “外边,”楚映脱口而出,顿一顿,笑道:“还是里面吧。”

    杨妧心知肚明,把刚晾好的被子铺在床上。

    楚映把书摆在长案上,又抱着衣裳打开衣柜。

    衣柜很整齐,整齐得几乎有些寒酸。

    右边一栏从上到下分别放着褙子、裙子和中衣,另有两只抽屉分别放着袜子、肚兜等物。

    而左边那栏只放了两件棉袄和一件灰鼠皮的褂子。

    楚映把自己的衣裳放进左边的格子,“阿妧,你怎么只这几件衣裳?早知道就不把箱笼送回去了,我个子比你高,我的衣裳你肯定都能穿。”

    “够穿了,”杨妧指着床底下的箱笼,“外面都是冬天的,春秋和夏天的收起来了,所以看着少。”

    那还是少!

    楚映抿抿唇没再说话,把几样脂粉一一摆在妆台上,“我用了十四送的膏脂,真的很不错,你用过没有?”

    “还没,以前的膏脂还剩下一点儿,等用完再用。”

    楚映笑道:“我以前的也没用完,送给藕红了。我是有了新的,就不想用旧的。”将两只淡绿色的瓷瓶摆在一处。

    两人将屋子收拾好,已近黄昏,厨房里飘出诱人的饭菜香味。

    因为楚映来,关氏特地让刘嫂子多炒了两个菜。

    别人家的饭菜吃起来香,而且杨家人多,六口人热热闹闹的,楚映比平常多吃了半碗饭。

    晚上,东厢房也点了火盆,杨妧在旁边做针线活儿,楚映捧着茶盅央求清娘讲故事。

    “我哪里有故事,”清娘笑道:“前两天倒是听说一件事情,原先广平府的同知调到别处了。这位同知最讨厌钧州人。”

    楚映好奇地问:“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