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林燃在接到电话的第一时间,便收起手机,从食堂默默起身。

    “你别急,慢慢说,到底出了什么事。”

    电话那头,宋哲明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急躁,把朱钰刚才转述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

    但他人不在现场,很多细节也说不清楚,只能断断续续拼凑出个大概。

    说着说着,他实在忍不住了,骂道:“老林,你说张豪是不是有点缺心眼?”

    “那几个女的明摆着就是来蹭饭的,他也能信?脑子装的是洗澡时漏进去的水吧?”

    “我服了,怎么会摊上这么个室友。”

    骂归骂,话音一顿,他还是小声问了句。

    “……哎,张豪要是被带走,会不会被拘留?处分呢?会不会记档案?”

    林燃一边朝校外的商业街方向走,一边道。

    “照你说的情况看,张豪应该算受害人。对方售假,这种属于商业欺诈。至于后续,现场情况得看清楚再说。”

    电话挂断,他抬手揉了揉眉心,眉头微微蹙起。

    这事实质上不难判断。

    张豪,一个家境拮据的农村学生,要说他为了逃单故意闹事,几乎不可能。

    那么答案就显而易见了,他确实买了假酒,也确实发现了问题,情绪失控,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麻烦的地方在于一个点,这事该谁来定性。

    许多人都认为法律是伸张正义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多数时候,法律并不是追求绝对善恶,而是优先保障稳定。

    谁闹事,谁制造混乱,谁威胁既有规则的运行,谁就可能是问题本身。

    在金陵,在校外,在连张名片都掏不出的现实里,张豪只是个走在最底层的年轻人。

    一纸通报、一个拘留记录,都能轻而易举地将他的人生打入深渊。

    林燃其实也挺看不上他那点“打肿脸充胖子”的做派,

    但年轻人犯错,有时就是一瞬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