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铉不仅忠义,还是一位有才能的官员,一位能征善战的学者。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李景隆奉建文帝之命出征。  然而,当号称大明战神的李景隆,遭遇了像霍去病一样的永乐皇帝朱棣,结果却是惨败。  朱棣率五十万大军追击,几乎要攻占北方重镇济南,铁铉这位文官,集结了一群散兵和民兵,开始守城。  谁能料到,被视为建文帝战神的李景隆,竟会被朱棣打得落花流水?  而铁铉这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竟然让朱棣遭受了生平首次败绩?  那时朱棣的北军正士气高涨,连战连胜。  但这一战,持续了三个月。  三个月内,朱棣损失惨重,而铁铉率领的残兵却坚守济南,屹立不倒。  朱棣愤怒至极,从后方调来所有重型火炮,开始猛攻济南城墙。  济南危在旦夕,千钧一发之际,铁铉展现了他非凡的智慧。  铁铉将明太祖朱元璋的画像悬挂在济南城头。  他的机智,在紧急关头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朱棣不敢再对济南轻举妄动。  然而,铁铉待朱棣撤退后,便率军收复失地。  尽管朱棣的战略正确,攻入了应天,但北方许多地区仍牢牢掌握在铁铉手中。  为了捉拿铁铉,朱棣甚至在河北地区大肆屠杀百姓泄愤。  由此可见,朱棣在铁铉这个文官身上遭受了极大的耻辱!  后来铁铉被俘,朱棣试图模仿李世民与魏征,希望说服铁铉归顺。  铁铉坚守对朱明皇室的忠诚,拒绝投靠叛逆的燕王!  朱棣盛怒之下,命人割下铁铉的耳朵和鼻子,塞入他口中,并大声质问味道如何。  铁铉回以一句堪比方孝孺诛十族的千古绝唱。  忠臣孝子之肉,何以不甘?  实际上,明史记载的忠烈之士远不止铁铉一人。  朱小宝始终难以理解,一个人的信仰得有多坚定,才能如此无畏?  这类事情在其他朝代鲜有发生,唯独明朝频繁出现。  或许,太祖皇帝开创的江山,也预示了这个朝代的不屈不挠!  后人常言明朝铁血,但朱小宝认为,明初之所以强大,实因无数无名英雄怀揣着对家国的坚定信仰!  “铁大人,您好。”  朱小宝恭敬地行礼。  铁铉心怀戒备,未确认朱小宝身份前,不敢受礼。  他侧身回应。  “不必多礼。”  朱元璋爽朗地笑道。  “好了,今日咱带他来与你打个照面,你对他不必过于客气。”  “皇帝有令,卸了他礼部给事中的权力,现在全权交给你,你如何规划交趾,只需告知他,他会依你的计划行事。”  “需要何人何事,尽管提,反正交趾承宣布政司已交托于你,切莫辜负了陛下的期望。”  朱小宝重重地点头。  “好!”  “马爷爷,把解缙也派到交趾布政司吧!”  朱元璋面带微笑地看向铁铉。  “听到了吗?记下来!”  “解大绅在外已久,是时候召他回来了,你们三人先碰个头,有些事你还是得亲自向解缙交代。”  朱小宝点了点头。  “是该如此。”  铁铉内心深受触动,特别是见到老朱对朱小宝言听计从的情景。  坦白说,他此刻思绪混乱,完全无法理解眼前的情况!  对于洪武老爷子的品性,铁铉自认为是了解的。  然而,圣上对这位人物如此青睐,这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铁铉不禁再次仔细打量朱小宝,实在难以想象此人身份!  朱元璋向铁铉招手。  “好了!脸都认熟了,下次来也方便,你先回去吧。”  铁铉离开后,朱元璋又对朱小宝笑道。  “这人武艺高强,还擅长剿匪,对咱大明更是忠心耿耿,咱将他交给你,他也定会对你忠心不二,你大可放心使用。”  “日后,解大绅和铁铉都将是你的得力助手。”  闻言,朱小宝很是感动。  眼下正是他用人之际,他也没打算再跟老爷子客气。  “对了,老爷子,您要不要尝尝水煎包?”  “水煎包?那是什么?”  朱小宝拉着朱元璋。  “走吧走吧!保证让你乐不思蜀。”  “好!那便去尝尝!”  院子里。  四周高墙抵御了刺骨寒风。  石桌前,朱元璋闭目养神。  “你这小子!总是能弄到这么美味的食物!”  “这水煎包味道真不错!下次咱带汤和一起过来吃!”  朱小宝笑道。  “那当然没问题,管饱!”  清晨的阳光洒落在院落中。  朱元璋吃饱喝足后,手捧茶杯,安逸地躺在摇椅上,轻轻摇晃着。  朱小宝似是想到了什么,从口袋里掏出缩小版的世界地图,向朱元璋展示,道。  “爷爷,我有个想法,可能不太成熟。”  朱元璋闭着眼睛,轻声应道。  “讲吧。”  朱小宝接着道。  “待明年大明宝船建成,我想调整一下航线。”  “出发路线保持不变,但回程路线我想改一下,计划从交趾登陆。”  朱元璋疑惑地问道。  “为何要改变航线?”  此次大明宝船远航西洋,计划在一年内完成,时间并不算长。  宝船从西洋返回,若从交趾登陆,能立即促进当地海上贸易的发展。  朱小宝也计划在这一年中,努力发展交趾布政司。  届时,宝船若从交趾登陆,当地的商业贸易将更加繁荣。  他笑着对朱元璋道。  “秘密!”  “爷爷您就别问了,反正我们先前也只是确定了出海路线,回程路线还没探讨呢。”  朱元璋笑道。  “呵呵,还秘密?”  “好吧,就按你说的办!”  太阳缓缓从东方升起,阳光直射朱元璋的眼睛,使他不得不眯起了双眼。  朱小宝笑道。  “爷爷,您就不能换个方向晒太阳吗?可别把眼睛晒伤了!”  朱元璋笑道。  “咱懒得动。”  朱小宝无奈地推动摇椅,帮朱元璋调整了方向。  朱元璋接着道。  “唉,年纪大了,眼睛也模糊了。”  朱小宝不经意的道。  “年纪大了视力不好,这很正常吧?”  “有些年轻人视力也不行呐!”  “等等!”  朱小宝似乎想到了什么,向朱元璋询问。  “老爷子,您是看远处的物体不清楚,还是近处的?”  朱元璋答道。  “当然是远处的!近处的看不清,那不成瞎子了么?”  朱小宝解释道。  “你不懂,近视和远视是两码事,算了,跟你解释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