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3日下午,我们离开了梵净山。在5月4日,我们坐上去织锦洞的车。那路过蜿蜒的小路,看着荒凉的路边厂房。

    在中午,我们终于到达织锦洞。我们到达洞的大门,呵,居然是半环形的建筑,如同张开的双臂。我们7人买票,进入里面。哦,里面通道是石板阶梯,好幽深的感觉。

    我们看着那黄色、紫色灯光照耀下的溶洞,简直感觉到了西游记里面的妖精洞府,太美妙了。我们先来到迎宾厅,看到它大约长200多米。

    迎宾厅厅内长满苔藓,厅顶有直径约十米的圆形天窗,阳光可直射洞底;窗沿串串滴落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撒下千千万万个金钱,称“圆光一洞天”,又名“落钱洞”。

    侧壁旁一小厅,中有一棵十余米高的钟乳石,形如核弹爆炸后冉冉升起的蘑菇云,名“蘑菇云厅”。厅内还有直径约四米的圆形水塘,站立塘边,可观看塘中如林石笋和洞窗倒影,名“影泉”。

    这里的水塘与林石笋,构造了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我赶紧让曹哥给我照相。呵呵,可惜这里取光角度不好,相片背景太暗淡。

    我们又来到了讲经堂,它长约二百米,宽五十米。因岩溶堆积物如罗汉讲经得名。中间有一面积三百平方米的水潭,被钟乳石间隔为二,名“日月潭”,系全洞最低点。潭中岩溶物高二十余米,底部围大十余米,形如三层宝塔,顶端坐一佛,如聚神讲经。

    东侧半圆形石台上众多罗汉齐集谛听,有的手捧经卷,有的托腮凝思,有的问讯于邻。洞壁如七色俱备的天然壁画,呈山峦、林海、田野诸景。

    那景色如同美妙的图画,让人留恋往返。我与曹哥他们在这里留下合影,这里的喀斯特风貌,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奇迹。

    我们又来到了塔林洞,它面积一万六千余平方米,有石塔一百余座,呈金黄色,熠熠闪光,最高的达三十余米,底部围二十余米。群塔将景区分为十一个厅堂,其间遍布石笋、石柱、石帷、钟旗,形态各异,气象万千。“蘑菇潭”潭水清澈,中有无数朵石蘑菇,影随波动;潭前石花成片。

    呵呵,居然中间有一根冲天石柱。如同孙悟空的金箍棒,直冲云天。又好象蘑菇云,真的壮观。

    我们来到了万寿宫,远古时洞顶塌落的巨石堆积如山,称“万寿山”。后来山上又覆满岩溶堆积物。上有珍奇的“穴罐”,呈椭圆形。旁有“鸡血石”,晶莹绯红,酷似“孔雀开屏”。有三尊“寿星”,高十至二十米。

    看的眼花缭乱的我们,继续沿着幽深的小道前进。一会,我们到达望山洞。它长一百七十米,宽四十余米的地下湖。这里是洞中枢纽,可通往各大景区。湖边钟乳石呈黑色,其中最大的一棵高达十米,形如铁树,树身布满千万颗黑色石珠,上端右侧呈白色,如雪花被覆,称“铁树银花”。

    湖东北岸是一陡峭斜坡,路分两条:一条沿十八盘,绕二十七拐,登四百四十一石级进“南天门”,入“灵宵殿”;另一条经四百二十二石级进“北天门”,入“广寒宫”……

    呵呵,连绵的那“铁树银花”,最是美妙。我赶紧让曹哥照下这个美丽的画面,当然,里面有我潇洒的形象。

    我们来到这里的地球之宝—银雨树,呵呵,好美妙的石树。高17米,犹如象牙雕刻的玲珑塔,披金撒银,从白色玉盘15万年,它们形成分塔状石笋、松球状石笋、花状石笋三个阶段。

    早期是洞顶滴水形成一个个滴盘,滴盘重叠,成为塔状石笋;后来滴水又绶慢流淌,对下部进行溶蚀,分割成松球状石笋:最后顶部的水又使叶片加快,便形成瓣状石笋。10多万年来,形成银雨树的滴水线位置始终没有变迁,水量是恒定的,可见银银雨来之不易。

    著名地质学家孙大光先生说:“把银雨树称为国宝还不够,应称之为球宝——地球之宝,无价之宝。

    我们7人听着导游的详细解说,听的很入迷。呵呵,这个导游不简单,是个很帅气的男青年。他的口才,简直如同黄河之水泛滥,滔滔不绝。

    我们又来到镇洞之宝——霸王盔的景点。哦,好壮观。看,那当年项羽戴过的头盔,上面的红缨不在。但那硕大的头盔,在红紫色的灯光照耀下,发出光彩。

    霸王盔,织金洞洞内”三绝之一“。高14米,珠玑点缀、银光闪烁,似古代楚霸王的头盔。为巨大的复合型石笋,由下部的帽石笋,上部的细长杆状石笋组成,形成如此形态。

    我趁他们在前面走远,我赶紧召唤出如意和莲花。那如意刮出怒吼的旋风,疯狂的席卷倒霸王盔。那惊天的的响声,把很远的游客,都吓的慌乱,简直如同地震的感觉。

    我趁霸王盔开始倒下的过程,抛出莲花。把那霸王盔立即收进来,缩小变回到我的灵感空间里。当弥漫的灰尘散去,那灯光重新恢复。这时的管理人员,只看到拔地一空的苍凉。我趁乱追赶上我们的团队,看着受惊吓而疑惑的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