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武七岁那年,可以入学读书了,张福旺赶紧把孩子送进学校。他觉得有老师教孩子读书写字,调皮捣蛋的张生武应该学会守规矩了,还有许多同学成为他的玩伴,儿子应该忘记杀猪这回事了吧。
可事与愿违。张生武坐在课堂上,挺直了腰杆,眼睛目视讲台,看似一本正经地在听课。其实脑子里早就跑马了。老师讲他的子午卯酉,张生武却在想他的摔猪功夫。因此,他的学习成绩不可能好到哪去。
刚开始,班主任以为这孩子天生呆笨,于是,就把他叫到办公室单独辅导。通过观察,老师发现张生武不仅不傻,而且脑袋灵光。最后老师给他下的定论是:这是一个思维独特的学生。
因为杀猪这档子事,张生武已经把它当成自己唯一要学会的本事了。
于是班主任老师拿出大量时间来纠正这个学生的思想,让他把头脑用在正地方。可惜的是,张生武学杀猪的愿望已根深蒂固,枉费心思的老师只好放弃。班主任老师召开家长会的时候,对张福旺进行了单独的沟通:
“张师傅,您的孩子很聪明,但是,受您的影响太深,张生武整天都把心思放在杀猪上,因此这孩子的学习成绩无法提升,人各有志,我建议还是顺其自然吧,强扭的瓜不甜!朱元璋要饭可以坐江山,杀猪也未必不可!”
张福旺一看满腹经纶的老师都这么说了,自己还能怎么样呢。他觉着真是应验了那句经典名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乞丐朱元璋都能成为万人之上的天子,说不定我儿子杀猪也能咸鱼翻身呢?于是,张福旺便听之任之了。
有了老师的放任和父亲的支持,张生武成了班级上的活跃分子。他的聊天主题总是和杀猪分不开,张生武还把父亲杀猪的事,编成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课间休息的时候,他就绘声绘色讲给同学们听。
由于故事精彩,那些小屁孩听得眼睛都直了,恨不得马上去看一场‘灭猪太岁’的杀猪表演。他们围着张生武问这问那,在孩子们对杀猪有兴趣的那段时间里,他一度成为了同学们的焦点人物。
为了树立威信,也为了证明故事的真实性,张生武决定带部分男同学去看一次‘灭猪太岁’杀猪的现场直播。有一天,他摸清父亲的杀猪地点后,便集合同学们去观看‘灭猪太岁’杀猪的实况表演。
突然冒出那么多小孩子看热闹,张福旺能不奇怪嘛。张生武这个祸闯的可不小,他爸爸当场气急败坏,追着张生武到处跑,最后还是被张福旺抓住了小胳膊。张福旺没给儿子留面子,当着同学们的面,把张生武暴揍了一顿。
这下可好,杀猪没看到,却看到了‘灭猪太岁’打得张生武吱哇乱叫,同学们感觉也没有白来一趟。从那以后,‘灭猪太岁’对儿子彻底死了心,对张生武读书求功名的指望彻底跌回了冰点。
张福旺目前对张生武的要求不高,只要这个宝贝儿子能把时间在学校消磨完,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然后,张福旺又翻过来安慰自己:如果这小子能成为第二个‘灭猪太岁’兴许也不错,因为他对自己的家庭状况还是很满足的。感觉孩子将来能过上这样的日子,那也算是老天赏脸了。
虽然不能光宗耀祖,起码吃喝不愁啊,能够丰衣足食的人,过得不就是这样的日子嘛!
就在儿子最闹腾的这一年,张福旺的闺女呱呱坠地。看着女儿动人娇嫩的小脸,这位硬汉的心融化了,现在他顾不上儿子调皮捣蛋了,眼里只剩下宝贝姑娘和孩子他娘!
这下,‘灭猪太岁’更忙活了。每天天还没亮,就骑着摩托车突突在乡间小路上了,风里来雨里去地帮人杀猪。回家还得帮老婆干这干那,所以,充实忙碌的生活已经不允许他替儿子想三想四了。
自从添丁进口后,家里的开销就比较吃紧。为了增加收入,张福旺索性在后院搭了个猪圈,自己也养了七、八只小猪。每次出门,他放心不下这些小猪仔,好在儿子张生武像个小大人,放学后就上山割草喂猪。
每次割草回来,他就爬上猪圈围墙,双腿骑在墙头上,津津有味地看着那几头猪头三拱来拱去抢食吃。有时还对着那群猪自言自语:“吃吧!使劲吃吧!等你们又肥又大的时候,我就把你们一个个绑起来,再用老爸的刀杀掉你们!”
儿子想继承杀猪手艺,都快想疯了。张福旺对儿子的坚持也认可了。这世代传承的手艺,迟早是要人来继承的。这位挺拔的汉子彻底想通了,他不再逼儿子按自己的思路走了,眼下正琢磨着如何把技艺传授给张生武。
一到周末节假日,‘灭猪太岁’就骑着摩托,带着张生武,风尘仆仆地赶往各个村庄杀猪。他让儿子跟在后面看,家里那条长板凳是张福旺让儿子练习绑猪的。每天早晨,张生武必须练二个小时的武术基本功,以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
不知不觉,七个年头过去了。十四岁的张生武虽然书没有读进去多少,个头长的却不吃亏。再窜上个8公分,身高就和张福旺齐平了。按北方人的说法就是:这熊孩子,长了一个傻大个!
这孩子运动的好,每天不缺肉,身体不仅往高里长,而且身板壮实有力。不看脸面,论身材来说,人们通常都误以为他是个成年人。再加上他跟着父亲东跑西颠,长期的风吹日晒只能让这孩子显得老成。
可事与愿违。张生武坐在课堂上,挺直了腰杆,眼睛目视讲台,看似一本正经地在听课。其实脑子里早就跑马了。老师讲他的子午卯酉,张生武却在想他的摔猪功夫。因此,他的学习成绩不可能好到哪去。
刚开始,班主任以为这孩子天生呆笨,于是,就把他叫到办公室单独辅导。通过观察,老师发现张生武不仅不傻,而且脑袋灵光。最后老师给他下的定论是:这是一个思维独特的学生。
因为杀猪这档子事,张生武已经把它当成自己唯一要学会的本事了。
于是班主任老师拿出大量时间来纠正这个学生的思想,让他把头脑用在正地方。可惜的是,张生武学杀猪的愿望已根深蒂固,枉费心思的老师只好放弃。班主任老师召开家长会的时候,对张福旺进行了单独的沟通:
“张师傅,您的孩子很聪明,但是,受您的影响太深,张生武整天都把心思放在杀猪上,因此这孩子的学习成绩无法提升,人各有志,我建议还是顺其自然吧,强扭的瓜不甜!朱元璋要饭可以坐江山,杀猪也未必不可!”
张福旺一看满腹经纶的老师都这么说了,自己还能怎么样呢。他觉着真是应验了那句经典名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乞丐朱元璋都能成为万人之上的天子,说不定我儿子杀猪也能咸鱼翻身呢?于是,张福旺便听之任之了。
有了老师的放任和父亲的支持,张生武成了班级上的活跃分子。他的聊天主题总是和杀猪分不开,张生武还把父亲杀猪的事,编成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课间休息的时候,他就绘声绘色讲给同学们听。
由于故事精彩,那些小屁孩听得眼睛都直了,恨不得马上去看一场‘灭猪太岁’的杀猪表演。他们围着张生武问这问那,在孩子们对杀猪有兴趣的那段时间里,他一度成为了同学们的焦点人物。
为了树立威信,也为了证明故事的真实性,张生武决定带部分男同学去看一次‘灭猪太岁’杀猪的现场直播。有一天,他摸清父亲的杀猪地点后,便集合同学们去观看‘灭猪太岁’杀猪的实况表演。
突然冒出那么多小孩子看热闹,张福旺能不奇怪嘛。张生武这个祸闯的可不小,他爸爸当场气急败坏,追着张生武到处跑,最后还是被张福旺抓住了小胳膊。张福旺没给儿子留面子,当着同学们的面,把张生武暴揍了一顿。
这下可好,杀猪没看到,却看到了‘灭猪太岁’打得张生武吱哇乱叫,同学们感觉也没有白来一趟。从那以后,‘灭猪太岁’对儿子彻底死了心,对张生武读书求功名的指望彻底跌回了冰点。
张福旺目前对张生武的要求不高,只要这个宝贝儿子能把时间在学校消磨完,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然后,张福旺又翻过来安慰自己:如果这小子能成为第二个‘灭猪太岁’兴许也不错,因为他对自己的家庭状况还是很满足的。感觉孩子将来能过上这样的日子,那也算是老天赏脸了。
虽然不能光宗耀祖,起码吃喝不愁啊,能够丰衣足食的人,过得不就是这样的日子嘛!
就在儿子最闹腾的这一年,张福旺的闺女呱呱坠地。看着女儿动人娇嫩的小脸,这位硬汉的心融化了,现在他顾不上儿子调皮捣蛋了,眼里只剩下宝贝姑娘和孩子他娘!
这下,‘灭猪太岁’更忙活了。每天天还没亮,就骑着摩托车突突在乡间小路上了,风里来雨里去地帮人杀猪。回家还得帮老婆干这干那,所以,充实忙碌的生活已经不允许他替儿子想三想四了。
自从添丁进口后,家里的开销就比较吃紧。为了增加收入,张福旺索性在后院搭了个猪圈,自己也养了七、八只小猪。每次出门,他放心不下这些小猪仔,好在儿子张生武像个小大人,放学后就上山割草喂猪。
每次割草回来,他就爬上猪圈围墙,双腿骑在墙头上,津津有味地看着那几头猪头三拱来拱去抢食吃。有时还对着那群猪自言自语:“吃吧!使劲吃吧!等你们又肥又大的时候,我就把你们一个个绑起来,再用老爸的刀杀掉你们!”
儿子想继承杀猪手艺,都快想疯了。张福旺对儿子的坚持也认可了。这世代传承的手艺,迟早是要人来继承的。这位挺拔的汉子彻底想通了,他不再逼儿子按自己的思路走了,眼下正琢磨着如何把技艺传授给张生武。
一到周末节假日,‘灭猪太岁’就骑着摩托,带着张生武,风尘仆仆地赶往各个村庄杀猪。他让儿子跟在后面看,家里那条长板凳是张福旺让儿子练习绑猪的。每天早晨,张生武必须练二个小时的武术基本功,以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
不知不觉,七个年头过去了。十四岁的张生武虽然书没有读进去多少,个头长的却不吃亏。再窜上个8公分,身高就和张福旺齐平了。按北方人的说法就是:这熊孩子,长了一个傻大个!
这孩子运动的好,每天不缺肉,身体不仅往高里长,而且身板壮实有力。不看脸面,论身材来说,人们通常都误以为他是个成年人。再加上他跟着父亲东跑西颠,长期的风吹日晒只能让这孩子显得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