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萧寒野还下令,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让百姓安居乐业。

    同时,他加强中央集权,将萧国兵马一分为四。

    风川掌管二十万北林军驻守京城郊外以备不时之需。

    镇远侯掌管二十万北行军驻守南郡。

    当然并非萧寒野不体恤镇远侯年事已高,而是有心让他带带苏洵,只要他觉得苏洵可以独当一面了,任何时候都可以回京城颐养天年来。

    谁让他乃苏洵见不得光的爹呢,他不辛苦谁辛苦?

    萧寒野看重苏洵当然很大一部分乃是因为楚南月的关系,但也不排除他喜欢这小子身上的那股仁义和冲劲。

    当时,苏洵护送楚子誉到了东郡后,便又马不停蹄前去南郡助镇远侯杀敌了。

    他听风川和裴之衍说这小子在战场上很有他当年的风范,有勇有谋、不畏强敌,假以时日定能成为一出色的将军!

    而之前的东郡则是由裴之衍的十万北羽军驻守,他不是一直嚷嚷着要离他那个倔老头爹远些吗?

    满足他。

    必须得满足他。

    但其实他想说,能不能将他那个倔老头爹也一并带去东郡颐养天年啊?

    他这个九五之尊都对他有些怵头了......

    罢了,咬牙忍吧。

    至于西方那边则是由秦斯昂老将军率领十万北防军驻守。

    他不是也有个儿子吗?

    他又听风川、裴之衍提起那小子在战场上杀敌也很是勇猛,有万夫不当之勇,也是他阿月的弟弟之一,他觉得可以培养一下。

    总之,一个国家若想不被外人欺,离不开武将,尤其是培养一个合格的武将远要比十年寒窗苦读的状元要难得多。

    状元郎每年可出一个,元帅可以吗?

    答案自然是不可以的。

    他乃武将出身,所以更能理解武将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