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任务就是找裴明礼。带着王玄策很快来到皇城,入皇城之后,李慎直接前往位于东侧的尚书省。六部就在此地。“见过纪王殿下。”来到兵部门口,守卫的武卫给李慎行礼。“你认识本王?”李慎有些惊讶的问道,一个武侯卫怎么会认识自己的?“回王爷,小人是从监门卫换防过来的,曾有幸见过纪王殿下。”侍卫解释道。“哦,原来如此,本王要进去办点事,让开吧。”李慎恍然大悟,自己这么出名了已经。侍卫听到李慎的话,立刻点头:“是,纪王殿下里面请。”说着让开了一条路,并且还对自己的同僚使了一个眼色,意思也是让他让开。李慎没有犹豫,大步走了进去。“张奎,这么让纪王殿下进去是不是不太好,不需要通报一声么?到时候追究起来,我们是要被责罚的。”另一个人小声的询问道。“你知不知道他是谁?这可是纪王殿下,你若是拦着,现在就就会被责罚,闹不好小命不保。纪王殿下凶名在外,到时候问起,我们就说纪王殿下不听劝住,跟我们没关系。就算责罚也比被纪王责罚要强。”这个叫张奎的连忙小声解释。“你说的有道理,还是你脑子好使,要不然我们可就要受罪了。听闻纪王横行霸道惯了,不少守卫都被纪王惩戒过。”“谁说不是呢?”两嘀嘀咕咕,说着李慎的霸道,而李慎却听不到,一直来到里面。“纪王?”“纪王殿下!”兵部里面的官员看到李慎,一个个惊讶万分,纪王为何会到兵部来?正当李慎也在犹豫要不要找个人问问的时候,突然走出来一人。“臣拜见纪王殿下,殿下到来,臣有失远迎,还望恕罪。”此人来到李慎面前,面带微笑的对李慎行了一礼。“陈国公客气了,本王冒昧前来,未曾事先通知陈国公,还望陈国公莫要见怪才是。”陈国公侯君集,兵部尚书,若是按照正史,这个时候侯君集已经死了,可是现在因为李慎的原因,太子没有谋反,所以侯君集还活着,而且活的好好的,一直坐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王爷里边请。”说了几句客套话,侯君集将李慎让进他的办公地点。又命人给李慎泡茶。“纪王殿下,不知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事情?”“呵呵,陈国公,实不相瞒,今日本王来此还真就是有一事,不过并不是找陈国公。而是要找兵部员外郎裴明礼的。”李慎轻轻一笑,开门见山的说道。“裴明礼?”侯君集听后一愣,接着询问道:“不知纪王殿下找裴明礼是何事?莫非是那裴明礼得罪了纪王殿下不成?殿下莫怪,毕竟裴明礼是我兵部之人,臣也是职责所在。”李慎听后笑着点头:“这个本王自然是明白,身为尚书,对下属自然要爱护一些。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本王看中了裴明礼的才华,想要召裴明礼来我纪王府任职而已。此事已经得到陛下的应允,只要裴明礼同意,陛下就会下旨调派。”李慎跟侯君集不熟悉,也没有太多的交集,所以也不打算跟他绕圈子。选择了直言相告,就是挖你人来了。听到是挖自己的墙角,侯君集嘴角抽动了几下,心中暗道,这纪王还真是横行霸道。来自己这挖人,还说的这么理直气壮,直接就告诉自己裴明礼是一个人才。他就不怕自己阻拦么?不过听到陛下已经同意,他也不好说什么?“原来如此,既然这样那臣就让人把那裴明礼叫来。”说到这里,侯君集对着外面吩咐了一声:“来人,去将员外郎裴明礼叫来,就说有事相商。”“那就多谢陈国公了。”李慎笑着拱手。“殿下客气了。”侯君集还礼。“对了,纪王殿下,不知召裴明礼入纪王府可是有何安排?”喝茶等待的功夫,侯君集开口问道。“本王听闻这裴明礼在商贾一道颇有建树,如今我纪王府正是用人之际,所以想要让裴明礼入纪王府负责处理一些事情。陈国公也知道,我纪王府现在家业太大,人手不够用啊。”李慎慢慢的喝着茶水,一边说着。“王爷所言极是,臣也听说这裴明礼才智过人,尤其是商贾之术。陛下也是听说了他的事迹才会破格下诏让他入朝为官。没有想到竟然也能入了纪王殿下眼,真是裴明礼的机缘。若是真能入纪王府,也算是物尽其用了。”侯君集笑着奉承了几句。对于这种商业互吹,李慎并不感兴趣,不过自己也不能失了礼数,只能含笑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王府那些掌柜做一些小事还可以,其他的就不堪大用了。本王也是无奈才来陈国公这里抢人,还望陈国公不要怪罪才是。”“哪里哪里,这怎么能叫抢呢,无论是在朝中做官,还是在纪王府做官,都是朝廷命官,同样是为国效力,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而已。”侯君集连忙摇头。“那就多谢陈国公。”李慎再次感谢,他感觉这侯君集并没有他印象当中那般孤傲。历史上侯君集最后参与谋反被杀,又说他心胸狭隘,还居功自傲什么的。可是现在李慎看来侯君集的态度温文尔雅,礼数周到,并不像外界传言的那样。“纪王殿下,家婿多年前跟纪王殿下有些不快,纪王殿下大量并没有与他计较。老臣在这里替他赔罪了。”侯君集话锋一转,起身对着李慎躬身行了一礼。“敢问陈国公的良婿是......”李慎一愣,不明就里的问道。“王爷,陈国公的良婿就是东宫府千牛贺兰楚石。”身后的王玄策低声提醒。“哦~~原来是贺兰楚石。”李慎这才恍然,哦了一声。(我查过资料,左右千牛府是唐高宗显庆五年改的,神龙元年改为左右千牛卫。但是我在资治通鉴中发现,很多人在贞观或者武德年间都标注着千牛备身,或者千牛出身。比如李渊出身千牛备身,庞同本,王大礼,高履行,柴绍,窦德玄等等很多人。李勣的儿子李震也是。这个让人搞不懂。那个时候应该叫左右领卫才是。有懂的解释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