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贞魂不舍

    平南王传下军令,瓢泼大雨之中,“撤军”的叫喊声传遍战场。只见高家龙旗与孔雀王旗纷纷调转方向,千军万马舍生突围,在高、荣带领下向南撤出幸原。

    不久前还风沙漫天的幸原,此刻笼罩在前所未有的暴雨中,满地化作邋遢泥泞,不时有马蹄、车轮陷入泥坑,人人淋得浑身寒透,狼狈不堪。

    裕朝主力随御驾穷追不舍,平南王军留下一路精兵断后,主力大军向东退走。

    雨汽弥漫,天地苍茫。两军交战多时,附近百姓都已躲藏得无影无踪。道边田地不是抛荒已久,就是雨水横流,一片片庄稼泡得霉烂发黑,无人收割,惨不忍睹。

    阴雨绵绵,平南王军马不停蹄,昼夜奔走数日,终于甩脱了裕朝主力。这支残兵败将撤回芜谷城之时,已是人疲马倦,士气低迷。

    芜谷城过去也是中原名城,但如今城中房屋破败,十之八九不能住人。荣世祯下令锁住城门,以防敌人来攻,命大军在城中扎营休整。又着部将清点死伤人众,盘查炮火器械。

    高应麟则驻跸在巡抚衙门,随驾文武都换去了湿衣服,奉命聚在正堂议事。荣世祯安顿了大军,旋即率部将赶来衙门。

    前时萧在雍驻守芜谷城时,将衙门的旧牌匾尽数毁去,换做了裕朝新匾。南恒收复了芜谷,来不及制作匾额,就拿白纸蒙住伪朝匾额。

    荣世祯等人冒雨走进院内,只见正堂中未点烛火,阴气沉沉,两边设着一排排军棍刑具。

    高应麟脱去了软甲,一身素白孝服坐在主位上。文武重臣列在堂中,谁都不发一言。只听见大雨滂沱,雨点子打得院中地砖一片响。

    荣世祯等人进得堂中,行过了大礼。高应麟说道:“我们正在等你。平南王可要歇一歇?”

    荣世祯说道:“大军日夜赶路,今天终于得空聚在一起商议对策。请皇上主持大局,不必顾念臣一人。”

    高应麟说道:“那么你卸甲坐下。”

    荣世祯说道:“谢皇上。”左右从人搬上一张交椅,荣世祯坐了下来,从人小心翼翼替他解开盔甲上的系绳。

    荣世祯自打上了幸原战场,就未脱下过盔甲,血污雨泥皆板结胶固,稍一扳动盔甲,又牵动他身上累累伤痕,因此脱得甚是缓慢。

    高应麟问道:“我军死伤情形如何?”

    荣世祯心中惨痛,强忍泪水。他部将答道:“卑职等尚在盘点人马,未得确切数字。不过,幸原大战死伤甚众,不必清点之后才知。请皇上和朝中各位大人做主,想方设法征兵补充,不然……不然大事难为矣。”

    雷雨声轰隆震耳,人们不得不高声说话,才能听见彼此声音。堂中这批从龙征战的文武群臣,都是朝中有头有脸的中流砥柱。但听见此话,人人都觉得十分为难,谁也没接口。

    高应麟问道:“还能联络到大盛军么?”

    另有部将答道:“这几天赶路途中,奉皇上和平南王的指点,我们已派出数批信使,前去找寻大盛军。可大盛军被逼入敌人辖地,音讯皆无,我们的信使实难探到消息,不知他们去了哪里,不知火狮子是不是还活着,更不知他们是否已……全军覆没。”

    文武重臣议论道:“火狮子必定没有遇难,不然伪裕朝早就宣扬得人尽皆知了——他兄长可是萧在雍的杀父仇人。”“就算大盛军侥幸脱逃,我们也能给大盛军递信传音,可有伪裕朝拦在中间,荣、元两军要想重会,着实不易啊。”

    又有朝臣恼火道:“火狮子真是昏了头了,怎么能没头乱撞跑到西北去了?那不是自寻死路吗?”“他死了不打紧,却害得朝廷失却了一支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