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也认同赵桓的安排,应下道:“臣领命!”

    李察哥觐见,李纲也不急。

    一方面,西夏派人来,绝对没好事儿。另一方面,正如皇帝提及的,大宋已经熬过最艰难的日子,不怕西夏的落井下石。

    最难的时候,是金人第一次攻打东京城,西夏国趁着西军回援东京,偷袭了大宋的西面,夺取数州之地。

    现如今的西夏皇帝李乾顺,不是个庸主。

    这人治理下的西夏,实力前所未有的强大,他深谙左右逢源的骑墙道理。

    赵桓没去管李察哥的事情,能忽悠对方最好,不能忽悠那也无妨,就先收点利息收拾李察哥。

    如今要做的是发展自身。

    大宋自身的问题解决了,才能所向披靡。

    似大宋这样的大国,占据中原腹地,又有南方膏腴之地,只要内部不出问题,北方想覆灭大宋,那是痴人做梦的事情。

    这片土地从来不缺少英雄,更不缺少在危难中站出来挽天倾的人。

    恰是如此,赵桓一直在发展自身。

    赵桓想了想道:“李公,三反整风严打的诏令,发下去了没有?”

    李纲点头道:“回禀官家,臣已经安排了下去。”

    “不过臣想着三反整风的推进,虽然首先在东京城,实际上应该有更大的推广,在全国各地都要推行。”

    “朝廷颁布减免赋税的策略,更免除了各地征收的奇花异石,不再修建皇城、艮岳,还减少了诸多的徭役。”

    “这些政策都推行了,地方有多少安排,暂时不知道。”

    “既如此,借着推进三反运动的同时,从御史台抽调官员去各地巡视调查,看看地方上改进的情况。”

    赵桓心中却思考了起来。

    巡视调查!

    想法自然是不错的。

    只是赵桓暂时,不怎么相信现如今的官员队伍,因为吏治这个大问题还没有彻底的解决。

    如今的大宋多数文官,都是靠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