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七年,元月初六,大周皇帝赵祯于太庙祭天告地,与吐蕃佛子唃厮啰结义,诰封唃厮啰为‘藏王’,可世袭罔替。

    元月初七,朝廷于集英殿举办年宴。

    今年朝廷宴会,并未邀请百官家眷,只是请了一些位高权重的大臣还有吐蕃使者。

    甚至就连辽夏两国的使者,赵祯都未曾邀请。

    海运的开启,也已一年有余,通常是十一月左右封海,直到来年三月再次启动海运。

    这一年来,朝廷光是靠海运的税收进项,就有三四千万两白银,足以抵得上一多半的其余各项税收。

    明面上的账是如此,至于私底下,赵祯的内库,又有多少银子的进账,那就不得而知了。

    集英殿上。

    赵祯罕见的吃多了酒,看着坐在大殿内的数十名功勋,缓缓开口道:

    “朕登基已有四十一年,世人说,朕乃四十年圣主,功追三皇,德比五帝,但朕心中清楚,此生能有这般功绩,开创盛世,离不开诸君相助。”

    “朕要谢范仲淹,谢狄青,谢晏师,谢包孝肃,谢吕夷简,谢张知白,谢朕这一朝,为大周呕心沥血肝脑涂地的国之栋梁!谢.你们!”

    “是你们,让朕有了文治武功,是你们,让后世人谈及朕时,可以说朕,是个好皇帝。”

    “诸君,朕毕竟已经做了四十余年的天子,朕老了,不能再与诸君同行,朕望诸君,前路慢行,辅助太子,成就丰功伟业。”

    “朕,谢你们!”

    说罢,拿起杯中酒水一饮而尽。

    大殿之内的群臣陆续起身,齐齐作揖道:“敬陛下,敬大周!”

    纵观赵祯这一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他不愧为一个皇帝。

    不管世人承不承认,他这一朝,就是盛世,是大周经济最为繁荣的时代,是大周最不缺人才的时代。

    他这一朝,出现了可以堪比李白的绝世诗才,堪比诸葛亮的不世名臣,堪比郭子仪的盖世名将

    他这一朝,有太多太多的风流人物,高雅韵事说之不尽。

    将来,即使赵曦是个庸才,但是有赵祯给他留下的财富,比如开启海运的税收,比如擅长内政的王安石,又比如卫渊.赵曦也可以成为一代明君。

    待群臣敬酒之后,赵祯的脸色顿时变得苍白了些许,他似乎正在承受某种病理上的痛楚,眉头正紧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