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是一种身份也是一种职业,臣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依附于君而存在,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他们是服务者,也是管理者,是政策上的“很多流传至今的隽永的制度和规范都是来自他们的设计。”

    “历史进入到明代的时候,君和臣子的关系发生了一次极大的变化……”

    “文官集团里出现了两个极致的代表,一个叫海瑞,一个叫张居正。”

    海瑞听到自己的名字,身子微微一震,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心想,自己不过是一介臣子,一生所求不过是为官清廉、为民做主,竟被这天幕如此提及…

    而另一位当事人,张居正则轻轻捋了捋胡须,嘴角泛起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情绪波动并不高。

    此时,朝堂上一片哗然,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张居正和海瑞,这两位平日里就备受瞩目的人物。

    此刻在天幕的映照下仿佛被赋予了别样的色彩,他们的未来,也似乎因为这一番话语,变得更加充满变数……

    “如果说张居正的志向是想改造出一个更好的天下,那海瑞的志向更像是要做最好的自己。”

    “他是明朝的第一清官,一生刚正廉洁为民做主,死后家无余财,被丈夫们尊称为海青天。”

    “有人说他清廉而无用,不懂得变通,也有人觉得他是当世名臣,无可挑剔。”

    “一派胡言!”一声怒吼打破嘈杂,卖菜的孙老汉满脸涨红,额头上青筋暴起,手中的扁担狠狠跺在地上。

    他几步跨上旁边的石墩,大声疾呼:“海大人若是无用,这天下便没了好官!”

    嘉靖年间,淳安遭逢大旱,数月滴雨未下,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

    百姓们流离失所,树皮草根都被啃食殆尽,饿殍遍野,惨状触目惊心。

    海大人时任淳安知县,一到任便心急如焚,四处奔走。

    他先是不顾各方压力,果断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那些平日里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粮商,海大人也绝不姑息,亲自带人彻查,逼得他们不得不低价售粮。

    就因为这事,海大人还得罪了不少权贵,可他全然不惧,一心只为百姓……”

    “没有海大人,我们淳安百姓早就饿死在那场天灾里了!”孙老汉说着,眼眶泛红,声音也有些哽咽。

    一旁的刘屠户,满脸横肉因愤怒而扭曲,他挥舞着粗壮的手臂,大声附和:“我爹曾在县衙当差,他常跟我讲海大人断案的事儿。”

    “海大人眼里只有国法公理,不管是豪门显贵还是普通百姓,到了他的公堂,一律平等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