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当务之急还是外面的百姓,已经通知下去,要增加粮,大家都在翘首以盼呢!”

    王崇古仰起头。叹口气道:“行之,就这么点粮食,还能加吗?告诉百姓们,今天开始每人只许一斗粮食。”

    “不行!”唐毅断然说道:“先生。既然已经向百姓承诺,就不能改口,不然势必带来百姓的不满。外面聚集了成千上万的人,一旦有人带头闹事,民变在即!”

    王崇古的脸色更加铁青,牙齿咬的咯咯作响。

    “行之,老夫也不想,可最起码要支撑三天时间,容我调度粮食吧!要是敞开了,只怕明天就不够了!”

    唐毅眼珠转了转,说道:“先生,不妨今天敞开,明天改成每人三斤粮。”

    “能成吗?”王崇古疑惑地问道。

    “先生,事缓则圆,有一个晚上老百姓会冷静很多。您呢,最好学学曹孟德。”

    “什么意思?”

    “借几颗人头,替百姓们出气!”

    王崇古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抚掌大笑,难得高兴。唐毅这小子果然有急智,找他来帮忙再英明不过了。

    “好,就按你说的办!”

    ……

    拖到了日上三竿,在百姓们耐心即将耗尽的时候,终于开始粮了,比起前几天的磨磨蹭蹭,今天动作快了很多。

    一上午的时间,就买出了一万五千多石,买到粮食的百姓无比喜笑颜开,高兴地手舞足蹈。

    唐毅暗自叹息,今天怕是最后的机会了,要是买不到粮食,以后就等着过苦日子吧。

    徐渭没有留在常平仓,而是走街串巷去了。他跟着唐毅这段时间,越发肥头大耳,就算脑门上贴上徐文长,别人也只当他是疯子,根本没人在意。

    徐渭从粮店开始,走遍了小半个苏州,不管大小,几乎每个铺子都看了一遍。越看越是心惊胆寒,越看越是惶恐不安。

    今天一匹棉布正式突破了十两银子,其余鸭鱼,蔬菜水果,都涨了三五倍不止,老百姓兜里的银子买什么都不够。

    蛋只能论个买,韭菜要数着几根,徐渭都看傻眼了,一个蛋炒几根韭菜,还不够他一筷子呢,没准就是一家人的晚饭了。

    从菜市场出来,徐大才子就暗暗发誓,从今天开始,每顿只吃一碗饭,一道菜,危机不结束,绝不加餐。正在他向着的时候,突然看到不少百姓从一家店铺出来,每个人都挎着筐,里面装着红纸包的圆乎乎的东西,看样子又大又沉。

    徐渭乐了,还是有善心的商人,东西的不贵,大家都买得起。徐渭激动之下,就想赠送一份墨宝,可是走到近前傻眼了!

    两个硕大的字悬在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