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不闲,江鹤卿说了不算。

    江步清拿着一副对联出去逛了一圈,回来的时候家里已经排起了长队,大家都在等江鹤卿帮忙写对联。

    江鹤卿实在忙不过来,就拉着儿子江若安一块写。

    江漾和季安青他们拿着早上熬好的浆糊,已经开始贴春联和窗花。

    许丹春和柳雅就坐在屋檐下,负责剪窗花。

    团团就蹲在旁边,看见她们剪好一个窗花,就拿一个屁颠屁颠跑去给江漾和季安青,还一脸求夸的神情。

    临近中午,排队等春联的乡亲们都拿到他们想要的春联,也就都散了。

    江漾他们打算中午简单吃点,就做的番茄疙瘩汤,还蒸了点玉米。

    吃过饭,大家又忙活起来。

    江漾、许丹春和柳雅带着团团,里里外外扫房,顺便挂上他们这几日做的灯笼。

    季安青、江鹤卿、江步清和江若安,四个大爷们就待在厨房里,做烧肉和炸丸子。

    家里的肉基本都是这几天江漾和季安青从外面“买”回来的。

    说是买,其实是他们往外面走走,装作去县城的样子,然后从空间拿出来的。

    下午,村里很多乡亲都跑过来送东西,都是各家自己做的,有粘豆包,有年糕,有豆腐,有油炸糕……

    江漾他们家里没这么多东西,就选择多做点炸丸子,给各家送一点过去。

    令江漾没想到的是,留在知青院过年的知青们也送了东西过来。

    知青们在大队的生活本来就不咋地,他们干活大多没有乡下人利索,挣的工分不算多,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条件好点的,家里人会时不时寄点钱和物资过来。

    这不,他们没有回家过年,家里就给他们寄了好东西过来,有肉干、红薯干、腊肉、腊肠啥的。

    他们自个都舍不得敞开肚皮吃,还是给江漾送了点。

    许丹春觉着这些孩子不容易,远离家人来到这里建设农村,过年也没能跟家人团聚,就想留他们一起吃年夜饭。

    当然了,她也是看在这些孩子对她家闺女还可以的份上,算是礼尚往来吧。

    人家有好东西送过来,他们家留人家吃顿饭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