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顺八年,秋,河套腹地。

      蜿蜒起伏,一望无际的青黄草地上,一支长长的队伍正被押送往大明境内,九边新开垦的田地。

      三万多匹战马加五万多名训练有素的战士,再加上十几万大军的粮草物资,这些能让九边的发展速度直接加倍。

      鞑靼骑兵很多已经逃之夭夭,不过部落首领全被俘虏,没了这些首领,就算那些骑兵回到部落也是明争暗斗。

      十年内,大明北边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冲突。

      “走快点!”

      贝来、毛里孩部落几个首领垂头丧气地被驱赶步行。很明显,他们似乎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目标:为子孙打下大大的疆土!

      按照江玉燕的规矩,九边不需要奴隶,但他们作为俘虏,得服役,至少种田、养马十年,之后就能成为大明的子民。

      这样一算子孙不就成了明人,你就说大明的疆土大不大吧。

      十日后,大同、太原等边关重镇的百姓看到被驱赶过来的鞑靼俘虏,顿时欢呼雀跃,有的甚至直接冲上去就厮打。

      这些年,他们多少人被破家灭门,就是因为这些鞑靼人。

      在听到这些俘虏将要在九边服役十年后,百姓们欢呼的声浪甚至超过了战鼓的声响。

      以前他们所有失去的一切都要在这些俘虏身上补回来。

      “玉燕仙子万岁!”

      ……

      大同府,总督衙门。

      “玉燕仙子,好久不见。”深秋时节,北疆苦寒,红叶摇个扇子打招呼。

      江玉燕奇怪看了他一眼:“来做说客的?”

      红叶缓缓摇头:“不,我是代表娘娘来送仙子一份富贵荣华。”

      “难道我现在不富贵?”江玉燕反问。

      红叶摆摆扇子,自信满满:“不,不,不。

      玉燕仙子,你现在的富贵只是一时的。当你老了,你所有的一切都将会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