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产量远远比不过后世。

    在后世,一株普通小麦就能收五六百粒麦子,若是高产品种,那产量就更高了。

    如今的小麦亩产才两百多斤,与后世动不动亩产七八百斤相比,有好几倍的差距。

    难怪很多人吃不饱,就这么点产量,还得交公粮,每家又那么多张嘴吃饭,够吃才怪呢。

    第二轮小麦收获之后也全部留作种子,齐明月继续种第三轮、第四轮。

    四轮过后,小麦种子居然足够种满小菜园的一块地了。

    小菜园里一共九块地,一块地的大小是两亩。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齐明月总感觉最新长出来的麦粒似乎比最开始饱满。

    不仅如此,每一株小麦分出来的麦穗数量也比之前多,从原来的两三个变成了现在的四五个。

    而且,每一个麦穗上结的麦粒数量似乎也更多了,看上去明显比第一轮的麦穗稍长一些。

    除了第一轮小麦,因为数量少,齐明月花时间简单数了一下,从第二轮开始,她就没再具体数数,所以也没有准备的数量。

    若是小菜园真有改良种子的能力,那就物超所值了。

    齐明月觉得简单对比一下。

    第五轮小麦成熟之后,她手动割了其中一株。

    一共五个麦穗,捡了一块石头,蹲在水泥路上,手动给小麦脱粒。

    然后一颗一颗数清楚。

    这株小麦一共收了二百多粒,产量是最开始的三倍多。

    外面的生长环境没有小菜园好,这些种子拿到外面去种,可能达不到三倍的增长。

    但是,只要能增长一点儿产量,只要放出去,它们都是农民争抢的存在吧。

    齐明月若有所思,她这是三无产品,不敢随便拿出来给村里人种,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再说。

    等家里的水稻种子到达,她得再试试水稻的改良效果。

    小菜园自从开启之后,使用频率不多,她一直没能发现种子改良这个意外功能。

    齐明月之前在小菜园里种红薯和花生,用的虽然是这个年代的种子,但种了一茬就收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