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说是最欲哭无泪的人,还得是侯平。

    原本有近三百的学生,现在还留在县学的,只剩下不到五十人。

    还基本上都是不满十二岁的幼童,十二岁以上的学生仅剩下八人。

    而且这八个人的年纪都已经二十五岁以上,都是抱着最后再考一次,过不了的话就放弃读书的学生。

    通常天赋好的考生,中秀才的年纪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岁,就像侯平,十五岁就中了秀才。

    天赋普通,但能特别努力的学生,二十四、五岁也差不多该中了。

    过了二十五岁都没中的,说明天赋真的很糟糕,所以放弃读书,学一些算学之类的技能,养家糊口才是正途。

    其实就算是这八个学生,也是在林茂三人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才留下来的。

    他们大多都是林茂三人教导了多年的亲传弟子,都是抱着尊师重道的想法,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对恩师落井下石才留下来的。

    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侯平能怎么办?

    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侯平摸着怀中的五十两银票,心头无比苦涩。

    难道真的就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吗?

    五十两,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别以为这五十两是给侯平个人的赏钱。

    实际上陈应龙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要侯平不择手段,无论如何也要让五名学生通过明年的府试。

    这钱就是使用手段的活动经费,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让他去贿赂考官,帮学生作弊的钱。

    其实府试、院试作弊,基本上算得上是常态。

    朝廷对地方府衙的秀才名额是有严格的数量限制的。

    也就是说不管有多少人参考,能通过的只有这么几个名额,除非有特殊的原因,一般是不会增加的。

    所以地方衙门自然也是根据秀才名额来分配下面县城的童生名额,通常来说,每个地方都会分配一些名额。

    不会像漷县的府考这样,出现挂蛋的情况。

    今年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跟陈应龙脱不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