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华娘家有个井。

    伊华从小就受苦受累。

    伊华的哥哥在父亲去世之后,就把母亲赶到了小厢房。

    家里好不容易有个南屋,女儿好不容易考上高中,家里好不容易稳定下来。

    不管那口井是不是影响风水,伊华都不敢赌。

    她暂时不敢做任何改变。

    在之后的日子里,她想守,以守为攻。

    “其实,沾了菜汤的饼子更好吃。要不你们试试?”淑香从锅里重新铲了一块饼子下来,分成两半,给父母一人一半。

    旁观父母吵架的孩子们从呆滞状态活过来了,继续吃饭,吃饱了,相继离席。

    井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

    夏季暂过,淑哲升学,随姐姐骑车去高中,一周回家一次。小昧和淑香继续上初中和小学。

    村北206国道拓宽工程开启,伊华和傩祥谋了份运土的工作,两口子轮番推车运土。周末淑诗淑哲回来帮忙,充当劳动力。

    老三淑小昧上了初中身高猛长,很快超过了伊华傩祥,窜出一米八的大个儿。

    个子长了,其他的却没有长进。淑哲上了高中后,小昧没了两个姐姐管束,精力也旺盛,整天捣乱不学无术,初中升学生了两年都没升高中,气得伊华把他拽到地里,陪两口子一起下地干活收粮运麦秆。

    几天的工夫,一米八的猛男淑小昧累到精疲力尽,蹲在推车前嚎啕大哭,连连发誓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年后,淑小昧也考上了高中,这是后话。

    而在这两年里,老二淑哲升高三,老大淑诗高中毕业,刚好赶上家乡初中招老师。毫无意外地,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家乡的初中,成为了英语老师。

    四妹淑香人如其名,天生一股书生气,整个人比混血的傩祥还要显得白净。上了初中之后,一直在准备中专师范学校的考试,准备考上中专后跟随大姐,回学校当老师。

    淑哲的高中,一个宿舍很大,容得下二十多人。

    学校给住校的学生修建的宿舍:地上用砖垒出柱子,铺上一大排木板,学生们各自带一麻袋麦秆草,敲平了麻袋铺在木板通铺自己的位置上,再铺上被褥。

    宿舍修在平房,房间没有暖气。到了冬天,学生们把水盆放在屋里,水盆里的水都冻成一块冰。姑娘们冷得受不了,睡前先去操场跑两圈热热身,然后相邻的铺盖两两结对,两人钻一个被窝,盖两份被子。

    淑哲在高中认识了同学淑芬,跟她结对,就像所有“穷人家”的孩子一样,勤奋上学,节俭生活。

    直到高三那年,宿舍来了个大城市来的转学生,小济南。

    “来来来,分藕了,一人一块,都来尝尝!”小济南手里提着一个大包跑进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