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你看这红日,每日里东升西落,无论盛世还是乱世,可曾变过?天道有常,而人行无常也。孔圣开创儒家,儒家却无穷无尽也。只奉圣人,则道有损也。”

    左梦庚倍受震撼。

    完全没有想到,刘宗周居然将孔子从儒家不可动摇的权威宝座上摘了下来。

    他的做法,对不对呢?

    虽然孔子是儒家的开创者,是至圣先师。

    可刘宗周却表达的很清楚,儒家发展至今,已经添加了太多太多的思想和观点在其中,早已不再局限于孔子的言行。

    既然如此,该如何重新定义儒家呢?

    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跟随时代的发展,不停诠释儒家经义和思想,使之符合当下,才是儒家真正的立身之本。

    亦或者说,在原来的儒释道三教一体之后,更加广纳博蓄,超脱藩篱,顺应潮流。

    左梦庚这才明白,刘宗周为何有此变化。

    这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趋于大圆满时才有的表现。

    他深知,这是一个自己求教和解惑的最好良机。

    “学生非常想要为左华报仇雪恨,可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学生,不能这么做。但究竟是为什么,学生不得而知。老师可有教我?”

    刘宗周来此,也是这个目的。

    “你可曾听过仁者无敌?”

    左梦庚知道的不多,道:“这不是腐儒迂阔之言吗?”

    刘宗周摇头,再问道:“你等行此艰险之事,不惧生死,为何?”

    左梦庚肃容道:“拯救黎民于水火,重塑华夏之精神,使我中华重现生机,繁荣富强。”

    刘宗周郑重地道:“这便是仁。所谓大仁,无非一念救苍生。”

    左梦庚身形摇晃,只觉得四肢百骸全都打通,隐隐有什么东西正在灌注其中。

    刘宗周悠悠的声音便是来源。

    “你等要拯救苍生,首要为何?自是要让苍生信你。知你能救之,方能助你。如何取信之?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