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出现,在文坛引起的动静犹如八级地震。很快,无数作家和爱好者通过各种途径发表了自己的赏析。

    “在朱子清冷漠的笔下所呈现的灰黑色的世界里,拜金主义腐朽的精神内核已经不知不觉渗透到人性的各个角落。格里高尔深沉的哀怨凝结在他们最后发现它时眼前干瘪的甲虫尸体。又在文末“他的妹妹第一个跳起来,舒展她充满青春活力的身体”中化为一声无声的叹息。”——作家杜继阳。

    “人性的扭曲和分崩离析由于想象而有了成长的空间。这部象征主义的小说构得相当完美。读完《变形记》。心情有难以抑制的压抑,但却没有喷薄而出的怒意。它透过字里行间所渗透出的精神内核,让我们更深的了解到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更清晰的剥离出人性的复杂。”——作家方涛。

    “这是一部有别于朱子清以前所有作品的作品,是表现主义的经典之作。他荒诞的故事下隐藏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及其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绝望情感的折射。哪怕到了现在我都不敢相信,如此深沉深刻的作品居然出自一位十八岁的少年之手。”——评论人冯佳佳。

    就连陈启明和贾其功两位大师都被惊动了。陈启明大师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直接说出了:大师级作品。无独有偶。贾其功大师也在某公开场合表示朱子清的这一篇文章有大师水准。

    一南一北两位大师同时这么说,再次把朱子清的人气顶上了一个新高。

    新闻联播也在当晚报道了此事,并且给出了三十秒时间。要知道以往的总决赛报道就只有不到十秒钟,其中关于总冠军的报道不会超过三秒。而今天的这三十秒,有十五秒都是在介绍朱子清。

    受此影响。朱子清的几部作品销售也再次迎来大爆发。尤其是《献身》,日销量再次攀升到十万册以上,夺得当天销售冠军。就连已经销售了一个多月的《小豆豆》的销量都回升到了四万多册。

    这些好消息固然让朱子清兴奋不已,但都比不上另外一件事情——武大终于把特招通知书发给他了。而且这个通知书还是刘小平亲自给他送过来的。

    “你不是在写书吗?怎么舍得露面了。”把刘小平迎进房间,朱子清惊讶的问道。

    上次贾其功大师打电话还说他在闭关,并且还拿了一篇他写好的文章让朱子清修改。怎么今天就出关了。

    “劳逸结合吗。师父也建议我出来走走。而且上次那篇文章你修改过后我有几个地方了解的不是很透彻,怕电话里说不清楚。所以想过来当面和你交流一下。”刘小平大大咧咧的走了进来,可是刚到门口就楞了一下。

    “这位是?”看着客厅里那位风华绝代的美少女,刘小平眼睛一下直了。

    “请把你的口水擦干净。这是我女朋友,不要瞎看。”朱子清从背后推了他一把说道。

    “牛。”刘小平也不生气,对朱子清伸出了大拇指。他刚才的表情故意表演的成分居多。

    “这还用你说。”朱子清毫不客气的说道。

    “弟妹你好。我是刘小平。朱子清的好兄弟。初次见面也没带什么礼物,真实不好意思。”刘小平没有搭理朱子清,客气的说道。

    “你好,我是林宝儿,子清的女朋友。欢迎你来做客。快请坐。”林宝儿也带着七分客套和三分微笑说道。

    虽然两人和朱子清的关系都很亲近。但他们毕竟第一次见面,而且还是异性,表现的都有些客气。

    对此,朱子清到没说什么。朋友的朋友并不一定就是自己的朋友,这个道理并不是很难懂。两人客气在正常不过。

    三人分别坐下。林宝儿很贤惠的又是沏茶又是倒水。忙完又坐下聊了一会之后,就找借口进了里间。给两人留出了谈话的空间。

    “兄弟,真是好福气。”刘小平发自内心的赞道。

    “那是当然。”朱子清毫不谦虚的接受了这个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