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秋不得不承认,阿尔维斯对球队的战术作用确实是很大,但却还没有大到那种能够让球队为了他而打破平衡,而容忍他这样肆无忌惮的践踏球队规矩的地步,如果他现在这么做,叶秋不处罚他,下一次别人一定会跟着效仿,那叶秋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如果只是在打巴塞罗那的第二回合比赛,上场之后拿到黄牌,并表现形同梦游,叶秋还可以容忍,并给他一次机会的话,那么打阿斯顿维拉的这一场救赎之战,他以如此低迷的表现来对叶秋施压,这就宣判了他的死刑。

    叶秋很清楚,阿尔维斯不是没有实力,也不是状态不好,而是他故意这么做。

    对于叶秋来说,这一场欧冠凯尔沃克将获得首发,也将是叶秋对他的一次考验,如果英格兰右后卫抓住机会了,那叶秋会毫不犹豫的送走阿尔维斯,但如果凯尔沃克表现低迷,发挥糟糕的话,那叶秋或许会重新考虑是否再多留阿尔维斯一个赛季。

    夜幕降临,安联球场一改过去红色灯光,也不是出现慕尼黑1860的那种蓝色,更不是德国国家队的白色,而是增加了一种草绿色,这是一种代表着欧洲冠军联赛决赛的独特颜色。

    据说,为了显示出这种颜色,安联球场专门对灯光系统进行改造,最终达到了效果。

    与此同时,球场外墙上的安联球场的标志,也被欧足联的【欧洲冠军联赛】的横幅给遮掩去了,甚至连决赛的球票上所写的都是慕尼黑球场,而不是安联球场,目的就是要避免出现赞助商安联的名字。

    决赛前,球场前面的广场成为了球迷的聚集地,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些球迷高举牌子在求票,现在的决赛票价甚至已经高达四千欧元一张,而如果是按照官方给出的票价,也就是三百多欧元,票价几乎翻了十倍,这也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但还是一票难求。

    警察成群结队的在现场维持秩序,而双方的球迷也都在警察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和组织下寻找着球场入口,主看台南看台属于拜仁慕尼黑球迷所有,而托特纳姆热刺的球迷则是聚集在北看台,东西两侧的看台则是属于中立球迷区,两队球迷都泾渭分明的被隔离着。

    黄楚和伊丽莎一人拉着一个孩子从球迷通道走了出来,她们的座位被安排在了北看台的底层看台正中间一带,周围要么就是托特纳姆热刺的赞助商代表,要么就是球员和工作人员的家属,甚至很多彼此都比较熟悉,例如里贝里的妻子瓦希芭。

    托特纳姆热刺球迷一片雪白颜色,而拜仁慕尼黑的南看台则是一片血红色,双方的颜色非常对立,而在中立看台也可以看到很多红色和白色混杂其中,其中有一块估计多达近千名球迷的白色方阵,他们打出来的是中文条幅,以及一张很大的叶秋的照片。

    中国在德国有很多留学生,不仅如此,在赛前就有很多中国的球迷准备前往慕尼黑观看这一场比赛,而且他们都是通过托特纳姆热刺在中国的球迷会去拿到球票和筹备事宜的,所以他们进入球场后就坐在一起,只是组织性差一些

    拜仁慕尼黑的球迷组织性就很强,或许德国人都有很强的这种组织性,所以他们喊出来的口号很响亮,尤其是配合着那些带着节奏的鼓声,很让人感受到了一股热血沸腾的激动和兴奋,整个声势震耳欲聋,很有气势。

    在北看台一片血红色当中,底层看台和二层看台中间,挂起了一条很长很长的标语,上面用德语写着,“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球场,我们的奖杯”

    托特纳姆热刺的球迷明显没有准备出这样的大手笔,毕竟带着那么长的一面标语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但是他们很快就给出了另外一种应对的办法,那就是拼凑。

    “你们的城市你们的球场我们的奖杯”

    托特纳姆热刺球迷也在底层和二层看台中间挂起了三道用英语书写的标语,正好是对拜仁慕尼黑球迷的一种反击,而这条标语也立即得到了拜仁慕尼黑球迷的嘘声和辱骂,整座球场变得一片嘈杂,声势震天。

    叶秋和海因克斯站在场边,后者已经六十七岁了,而叶秋还不到三十七,两人之间年龄确实有着不小的差距,但论名气和影响力,海因克斯不如叶秋,但后者对海因克斯却是很敬重。

    最起码这位德国老帅的执教能力还是相当出色的。

    其实这也间接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很多所谓的名帅不见得就有多出色,真正的高人很多并没有出名,他们可能因为机遇问题,可能因为性格,或者是因为其他种种的原因,导致他们声名不显,或者一辈子都呆在中下游球队。

    但这些人的能力是不容否认的。

    谦逊,这一向都是叶秋非常被外界所称道的品德。

    哪怕是在这样一场针尖对麦芒的关键一战,哪怕叶秋赛前喊出了自信满满的口号与宣言,但当他遇到海因克斯时,他很主动的走上前去向前辈打招呼,但两人更多的还是进行礼节性的交谈,毕竟他们之前并不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