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美好的记忆,或许未来它将埋藏在记忆的深处,但是它总如同一盏长明的灯,不管外界

    的社会如何的晦暗,生活如何的困苦、艰辛,它总能在那深处撑起光明的一角,让你不至于淹没在令人窒息的黑暗中。

    “顾易,你过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杨杉朝着顾易招了招手。

    顾易上前。

    “顾易啊,你知道为何这么些年,我为什么一直没有正式收你为徒,而只是师生之称相待吗?”杨杉忽然轻声的问道。

    “不知。”顾易老实的回答道,他确实不知道。杨杉从来没有和他说过,他也从来没有问过,但他能够感觉到杨杉对他是真的,对他几乎是倾囊相授。

    如此,又何必在乎那师徒之名呢。就如同他和铁军之间,心中怀着那一份尊敬,自然就好了。

    “呵呵,其实我当年还在京都时候,曾经立过一个宏愿,‘此生不入宗师,便绝不收徒’。”

    “当初我立下这个誓言的时候,身边的朋友都说我疯了,太自大了,有些老友甚至和我淡了来往,这些年一直被琐事所困,有的时候连我自己也快忘了这件事。”杨杉悠悠的说道。

    大师写意,宗师入神。宗师之书法字画皆聚魂骨,可自成一派。得成宗师者,少之又少,当今世间仅存十余人,个个都是华国国学界的泰山北斗。

    “直到你的出现,顾易,你有天纵之资,不该泯然众人,所以,当你爷爷带着你来找我的时候,我没有拒绝,只是要求你以师生相称。”

    “现在,我再问你一句,你可愿做我的徒弟,执弟子之礼,传我衣钵。”杨杉说完,望着顾易,眼中满是期待。

    华夏民族,最重视的便是传承,人生而向死,长不过百年,短则数十年,自己一身的技艺,感悟有了传人便有了延续。

    自古都言名师难觅,却不知想要找到一个称心的传人更是艰难。

    “杨师,你授我技艺,传我学识,教我明礼做人,你我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啊。你虽未言收我为徒,但是在我的心中你一直都是我师傅呐。”

    “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顾易诚心的拜下。

    “好好好,为师的好徒儿,快点起来。”杨杉连忙上前将顾易扶起。

    “从现在起,你就是我们下的大弟子了,不管以后我收多少徒弟,你都是他们的大师兄。”杨杉高兴的说道。

    一个宗师的开山大弟子,貌似很牛逼。

    “顾易,你还未有表字,如今我既然成了你师父,便由我送你一个表字吧。你可愿意?”杨杉笑着问道。

    “自然愿意。”

    “易为逆数,苍天之命,逆而改之。顾易你有逆天改命之能,却亦时刻为命数所逼迫。所以,我给你取字‘藏锋’,望你能收敛锋芒,厚积底蕴,筑神台,聚龙骨,苍生不迫,天不可欺。”杨杉一字一句的说道,好似大道箴言,无名厚重。

    “谢谢师傅。”顾易抱手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