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寿,两年不见,你日子越发滋润了,”穆瀚笑着走上前拍田寿的背。
穆阎王!
田寿从进来起就在绞尽脑汁地为翟泾洗白,这下看到穆瀚站起来朝自己走过来,田寿恨不得拉过姐夫的师爷挡在自己面前,只遗憾师爷身形干瘪,遮不住胖胖的自己。
穆瀚不由分说地拉着田寿转了一圈:“瞧瞧,有个好姐夫到底不一样,两年前咱们还都穿着部队里发的戎装,现在我曲朝山仍然吃不饱穿不暖,你已经一身绫罗绸缎了。”
“哟!”穆瀚故意道,“这发达了到底是不一样,田寿你这身衣服同翟泾老爷的衣服是同一个绣娘做的吧,什么时候接济接济兄弟,我也想有套新衣服穿。”
穆瀚顺利地把众人的注意力引到了田寿同翟泾的关系上。
翟泾今日新丧母,翟家的罪名也是在今日爆出来的,他忙得昏头转向,穿的是家中绣娘备来应急的丧服,什么料子、是谁做的,他作为家主管不到那么细。老太君走得仓促,家丁也不会因为老爷可能被政敌绊倒而准备一套平民的丧服来。是以若真要挑刺,翟泾身上的孝服不合规制。
但现在重点不在这里。 看田寿的衣服,若是穆瀚不提,大家或许还不会发现,这两人的衣服从面料到绣工,确实像出自同一个绣娘之手。
这话又说回来,好的绣娘,都是世家大族专门养着的,就像华贵珍惜的布料根本不会留到市场上一般,技艺精湛的绣娘根本不可能瞒着主家给外人做衣裳。
牟亮似笑非笑道:“多谢穆兄提醒,本官这才知道为什么田先生说话总是怪怪的了,原来他同翟老爷已经好到穿同一人织的衣服的程度了。”
田寿被这般一嘲讽,知道自己要继续替翟泾说话,只会起到物极必反的效果。他倒是脸皮厚不怕,仗着姐姐、姐夫在身后撑腰可以直说,但魏王府的侍卫统领可不是姐夫能够压制得住的人。而且这边还有让他看到就发憷的穆瀚。
早知道穆瀚在这里,而且要整翟泾,他绝对不会揽这个事过来。
护卫统领目光在穆瀚身上绕了一圈,什么都没有说。
无人知道,护卫统领已经关注上穆瀚了。
魏王私下里同他有过交代,到贺州来要守住魏王府的地盘和退路,不光是要抵御蛮族,还要发展贺州。世道将乱,魏王府也缺人,魏王特意交代,要“唯才是举,不论出身”。
其实他在往漳州的路上便已经开始了解附近的青年俊杰,穆瀚有着孤军取敌军首级的战绩,曲朝山这两年在他的带领下不但日渐壮大,走上正途,还在翟家的再三打压下,仍然找到了招安洗白的契机。
那日搜查,更是让统领看到了穆瀚卓绝的身手,以及对娇妻的在意和宠爱。
有才干,讲道德,有软肋,长得还一表人才,护卫统领爱才心切,暗中对穆瀚更加关注,这一关心,就让他发现了点别的。
穆瀚和曲朝山自以为做的无声无息的事情,其实护卫统领都看在眼中,只是并未声张。
穆瀚帮着他捉到了叛徒,护卫统领确实有论功行赏甚至收纳曲朝山的心思,只最近实在是魏王府的多事之秋,护卫统领忙着同别院纵火犯周旋,他为了不打草惊蛇,提前暗中做了布置,终于有了今晚魏王府别院被烧、损失惨重的假象,也成功清理了藏在背后的人。
这期间穆瀚这小子也沉得住气,好几夜到别院外转悠,直到今晚才派了一个心腹想要送信进来。
护卫统领觉得,他对穆瀚没有其他的考验了,等到三公子到,正好可以禀报三公子,由三公子做主将这一员大将收入麾下。
他赞赏地看了发现端倪的穆瀚一眼:“看来田寿同翟泾关系匪浅,漳州府尹还是换一个公道的人来吧。”
穆阎王!
田寿从进来起就在绞尽脑汁地为翟泾洗白,这下看到穆瀚站起来朝自己走过来,田寿恨不得拉过姐夫的师爷挡在自己面前,只遗憾师爷身形干瘪,遮不住胖胖的自己。
穆瀚不由分说地拉着田寿转了一圈:“瞧瞧,有个好姐夫到底不一样,两年前咱们还都穿着部队里发的戎装,现在我曲朝山仍然吃不饱穿不暖,你已经一身绫罗绸缎了。”
“哟!”穆瀚故意道,“这发达了到底是不一样,田寿你这身衣服同翟泾老爷的衣服是同一个绣娘做的吧,什么时候接济接济兄弟,我也想有套新衣服穿。”
穆瀚顺利地把众人的注意力引到了田寿同翟泾的关系上。
翟泾今日新丧母,翟家的罪名也是在今日爆出来的,他忙得昏头转向,穿的是家中绣娘备来应急的丧服,什么料子、是谁做的,他作为家主管不到那么细。老太君走得仓促,家丁也不会因为老爷可能被政敌绊倒而准备一套平民的丧服来。是以若真要挑刺,翟泾身上的孝服不合规制。
但现在重点不在这里。 看田寿的衣服,若是穆瀚不提,大家或许还不会发现,这两人的衣服从面料到绣工,确实像出自同一个绣娘之手。
这话又说回来,好的绣娘,都是世家大族专门养着的,就像华贵珍惜的布料根本不会留到市场上一般,技艺精湛的绣娘根本不可能瞒着主家给外人做衣裳。
牟亮似笑非笑道:“多谢穆兄提醒,本官这才知道为什么田先生说话总是怪怪的了,原来他同翟老爷已经好到穿同一人织的衣服的程度了。”
田寿被这般一嘲讽,知道自己要继续替翟泾说话,只会起到物极必反的效果。他倒是脸皮厚不怕,仗着姐姐、姐夫在身后撑腰可以直说,但魏王府的侍卫统领可不是姐夫能够压制得住的人。而且这边还有让他看到就发憷的穆瀚。
早知道穆瀚在这里,而且要整翟泾,他绝对不会揽这个事过来。
护卫统领目光在穆瀚身上绕了一圈,什么都没有说。
无人知道,护卫统领已经关注上穆瀚了。
魏王私下里同他有过交代,到贺州来要守住魏王府的地盘和退路,不光是要抵御蛮族,还要发展贺州。世道将乱,魏王府也缺人,魏王特意交代,要“唯才是举,不论出身”。
其实他在往漳州的路上便已经开始了解附近的青年俊杰,穆瀚有着孤军取敌军首级的战绩,曲朝山这两年在他的带领下不但日渐壮大,走上正途,还在翟家的再三打压下,仍然找到了招安洗白的契机。
那日搜查,更是让统领看到了穆瀚卓绝的身手,以及对娇妻的在意和宠爱。
有才干,讲道德,有软肋,长得还一表人才,护卫统领爱才心切,暗中对穆瀚更加关注,这一关心,就让他发现了点别的。
穆瀚和曲朝山自以为做的无声无息的事情,其实护卫统领都看在眼中,只是并未声张。
穆瀚帮着他捉到了叛徒,护卫统领确实有论功行赏甚至收纳曲朝山的心思,只最近实在是魏王府的多事之秋,护卫统领忙着同别院纵火犯周旋,他为了不打草惊蛇,提前暗中做了布置,终于有了今晚魏王府别院被烧、损失惨重的假象,也成功清理了藏在背后的人。
这期间穆瀚这小子也沉得住气,好几夜到别院外转悠,直到今晚才派了一个心腹想要送信进来。
护卫统领觉得,他对穆瀚没有其他的考验了,等到三公子到,正好可以禀报三公子,由三公子做主将这一员大将收入麾下。
他赞赏地看了发现端倪的穆瀚一眼:“看来田寿同翟泾关系匪浅,漳州府尹还是换一个公道的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