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弩的每一个零件都要用卡尺测量过,绝对不超过规格。

    从制铁工厂出来,鲁智深带着几个手下走去另外一处工厂。

    鲁智深站在一辆水车前,问道:“怎么样?能行吗?”

    陶宗望拿起一根箭矢看了看,摇了摇头。“监寺,水车打磨出来的箭身还是不够圆滑!”

    自古华夏除了鼎盛时期,装备了大量的弓弩,只要国力下降,军备中首先被砍掉的就是弓弩。

    除了弓弩除了制作比较麻烦以外,箭矢消耗大也是一大原因。

    箭矢需要用木材、或者是竹子来制作箭身。用铜铁、甚至骨头来制作箭头,用羽毛来制作尾桅。

    箭身木材也好,竹子也好,每支好的箭都要工匠们用刨子或者刀子仔细削割,都要削圆润。这样才能减轻空气阻力,飞地更远。

    更因为这样麻烦,所以制造一支箭矢都要费不少功夫。

    但是弓箭又是形成了饱和进攻,才能给敌人带来杀伤地武器。

    这就造成了箭矢消耗会很大。

    三国时期,周瑜想害诸葛亮。一张口就要十万支箭矢。

    并不是他狮子大开口,真的是十万支箭矢并不算多。

    当初李陵带着5千手下撤退的时候,一天之内就射光了五十万支箭。

    本来十万支箭矢,几百人制作的话,都要十天半个月。但是诸葛亮竟然开口,三天就能制作好。

    周瑜惊讶的是诸葛亮竟然敢开口三天内就能制造十万支箭矢,这才是让他吃惊的。

    箭矢消耗大,制作也麻烦,没有强盛的国力根本不能支撑。

    为了对付奔跑移动中的骑兵,需要弓弩手发射更多更快。这定然会造成箭矢消耗更大。

    要是纯用手工来制作的话,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对现在正缺劳动力的二龙山来说,是不划算,也不实际的。

    鲁智深一开始是打算利用水力来代替人工制作箭矢的。

    现在听到陶宗望说,水车打磨出来的箭身还是不够圆滑。

    鲁智深大失所望,他说道:“不能再改进,增加刨子的转动速度吗?”

    陶宗望摇头说:“监寺,现在这水车都是放在最湍急的水流,水车上还点了猪油,转速是最快的了!”